各棉花加工企业、全体棉农:
2025棉花年度已正式开启,棉花采收、交售、入库等环节平稳运行。然而,个别部门反映部分棉农在棉花采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问题,将影响产品质量和下游纺织企业生产效率。为保障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倡议:
一、严格脱叶剂使用与采收时机管理。科学施用脱叶剂,确保脱叶率达到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机械采收,严禁为抢进度而忽视脱叶效果,提前采收。
二、严禁人为掺水造假。在籽棉采收、交售、储存等全过程中,严禁任何形式的人为故意加水、喷水等增加水分含量的行为。各环节主体须确保籽棉回潮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三、规范采收作业气象条件。采收作业应避开降雨、浓雾及晨露大量存在的时间段,严禁冒雨采收或在植株表面水分明显过高时进行作业,防止因水分过高引发霉变。
四、加强落地棉管理。对于因风雨、病虫害等原因掉落的落地棉,须先进行人工捡拾或有效清理,方可允许采棉机进行作业,严禁采棉机直接采收混杂泥沙、杂质较多的落地棉。
2024年,现场巡查时发现,昌吉市某棉农机械采收棉花时边喷水边采收,经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分析研判,已取消其质量补贴。今年,自治区各部门将加大田间地头和收购加工现场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规采收的单位和个人,将取消质量补贴、目标价格补贴等;对不按照要求开展“一试五定”、违规收购不符合规定棉花的加工企业,将进行诚信经营评价降级处理。
质量是棉花产业的生命线,希望各方高度重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棉花产业发展环境,为促进新年度棉花质量提升、产业提质作出应有贡献。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5年9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