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如何着力以工作作风的持续转变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10月1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张世俊说,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2021年重要改革任务,从“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专项整治”5个方面安排部署了11项具体举措。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新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38.7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已达211.2万户。
“优化营商环境事关企业发展、事关各族群众生活,是不断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之举’。”张世俊说,11项具体举措,具体是,制定《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意见、制定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施方案、全面推广阿克苏地区“接诉即办”模式、组织实施民营企业诉求处理行动、制定推进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组织营商环境专项考核、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专项整治等。
针对11项具体举措,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自治区纪委监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展改革委等20余个部门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扎实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不断激发我区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活力。
——在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方面,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2021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自治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重要改革文件,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方面,以“最多跑一趟、最快送一次”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行“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组织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新疆五省区及兵团“丝路通办”工程,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办事需要。
——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开展民营企业大调研,实施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工程,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完善资源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方面,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在健全完善全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体系方面,制定印发《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施方案》,归并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使企业群众从原来的“打多个号码”变为“打一个号码”。复制推广阿克苏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改革模式,推动热线从“打不通、办不了”变为“有诉必接、接诉即办”,企业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处理解决。
——在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和评价方面,印发《关于深化作风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治理,排查梳理一批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处理一批典型案件,进一步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积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评价,围绕自治区党委重点工作安排对14个地州市营商环境情况进行摸底,通过“以评促改”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永远在路上。”张世俊说,全区改革系统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抓好“放管服”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市场环境、健全法治保障体系、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突出抓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模式的复制推广,及时解决企业群众困难诉求;组织实施好“异地可办”“丝路通办”,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化水平;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带动作用强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组织实施好营商环境评价和专项整治,以工作作风的持续转变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记者胡仁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