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模、砌石、铺筑混凝土……8月1日,走进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渠道修建项目现场,40多位村民头戴安全帽,手拿铁锹、钉耙,正在进行铺渠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现场热火朝天。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与奋斗的自豪。
“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随着“以工代赈”项目加速推进,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能。
8月1日,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村民加紧作业,修建渠道已见雏形。白仲珍摄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渠道修建项目是吉木萨尔县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之一,总投资4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改建斗渠9条,总长5.976㎞,新建节制分水闸128座及桥涵27座。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以上。项目建成后,将补齐小分子村3200多亩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短板,为后续发展壮大白皮大蒜、红花、豌豆等特色产业筑牢“筋骨”、打通“脉络”。
“干一天活能挣260元,对于我这61岁的人来说,在家门口打工,家庭也照顾到,比外出打工稳定多了。而且建设家乡有我一份,能参与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也很开心。”新地乡小分子村民顾宗兰一边挖沟一边高兴地说,工程开工以来,村干部就让她来工地干活,当月工资次月初就打在了她的卡上。
像顾宗兰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务工村民就有40余名。据了解,新地乡总今年共有5个民生项目,共计85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项目1个。截至目前,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发放劳务报酬共计50余万元,带动人均就业收入1.2万元。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徐亮说:“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从‘输血式’向自我‘造血式’转变,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6月份项目开工我就在这里了干活了,这段时间,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我现在已经掌握了渠道砌筑的技术,有了经验,以后在其他工地上也能找到工作了。”小分子村民张磊笑眯眯地说。
为民生计,当计长远。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挣钱,还能让群众学会一技之长。项目建设期间,新地乡还开展了以工代赈政策、建设安全质量教育、常用施工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培训,让村民从“力工”变“技工”,从“打零工”变“打长工”。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坚守“赈”的初心、发挥“赈”的实效,紧紧围绕群众就业增收,在谋项目、找群众、抓统筹、强指导、重实效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助力“强村富民”新路径。
下一步,该乡将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撬动引领作用,结合实际,把重点项目作为“以工代赈”载体,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多渠道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