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区社会商品消费经济运行分析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区消费市场下滑明显。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69亿元,同比下降37%。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44亿元,同比下降31.1%。3月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32亿元,同比下降18.9%,降幅有所收窄。
(一)城乡消费市场零售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1-3月,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46.52亿元,同比下降37.3%。其中:乌鲁木齐市社会消费品总额182.46亿元,同比下降40.5%。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2.17亿元,同比下降35.4%。
(二)“宅经济”带动新型消费品加快发展。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销售快速增长,1-3月,新疆企业通过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网上零售额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8亿元,增长18.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销售额3.48亿元,增长82.1%。互联网游戏服务行业销售额快速增长,1-2月互联网游戏服务业收入2.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倍。
(三) 粮油食品类保持增长,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小幅下降。1-3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205.02亿元,同比下降30.5%。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保障有力,粮油、食品类等生活必需品实现平稳增长。粮油食品类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23.37亿元,增长3.8%。同期,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为31.30亿元,下降6.3%。服装鞋帽针纺织等商品零售额为11.25亿元,下降49.3%。家用电器和音像等消费品零售额为4.03亿元,下降46.4% 。金银珠宝类消费品零售额为3.43亿元,下降52.9%。汽车类消费同比大幅下降,汽车零售额为58.48亿元,下降41.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为46.48亿元,下降25%。
(四)传统住宿餐饮业受冲击较大,网上订餐新型消费降幅较小。限额以上住宿餐饮零售额9.42亿元,同比下降40.9%,其中:住宿业零售额2.53亿元,下降38%;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客房收入2190.7万元,同比下降54.5%。餐饮零售额6.89亿元,下降41.9%;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7626.6万元,下降3.9%。
(五)粮食棉花市场运行平稳,化肥购销两旺。我区粮油市场购进和销售明显提高,库存充足。2020年截至3月30日,全区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9.82万吨,同比增长40%;累计销售粮食70.46万吨,同比增长12.36%,其中:销售小麦44.95万吨,增长4%;商品粮库存138.33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小麦库存60.62万吨,同比增长20.2%。
2019年度截至2020年3月底,我区棉花累计加工508.37万吨,同比下降1.18%;累计出库131.9万吨,同比增长11.87%;棉花专业监管仓库在库量312.28万吨,同比下降3.31%。
新年度截至3月底,全区供销社系统累计购进化肥121.7万吨(自然吨,下同),同比增长46.5%;累计销售化肥93.7万吨,同比增长46.5%;库存化肥62.4万吨,同比增长63.4%。
(六)全区商贸流通企业已全面复商复市。截止三月底,自治区商务厅重点监测的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复商复市率达到100%;210家监测重点商超已正常经营。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餐饮业已全部复商复市(60家)。我区纳入统计监测的面粉加工企业共85家,其中82家已复工复产,复工率为96.5%;纳入统计监测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49家,其中48家已复工复产,复工率为97.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