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巴基斯坦和中国是“铁杆兄弟”“铁哥们儿”,巴基斯坦因此被我们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巴铁”。
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上,有着“中巴友谊万岁”的字样。图源:环球网
这种深厚的友谊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修建的一条跨国公路——中巴公路(亦称“喀喇昆仑公路”或“中巴友谊公路”,下文统一使用“中巴公路”)。这条公路北起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作为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纽带,中巴公路是两国友谊的象征,因修建难度大,被评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和“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修建的意义
1965年,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了修建中巴边境公路的援助请求,希望进一步发展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也是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中近东地区的一条陆地交通要道,对打破霸权主义的封锁包围,巩固两国西部边防,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中方考虑再三,最终答应和巴方秘密修筑中巴公路。
1966年3月18日,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修筑中国—巴基斯坦公路的协议》,取名为“中巴公路”,代号“1601”绝密工程。这条公路最早设定为纯军事公路,对巴基斯坦来说战略意义重大。
1965年9月30日,时任巴基斯坦陆军工兵司令法鲁克以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中国。此次来访,他有一项秘密使命。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修建中巴公路,也为中国向西开放提供了可能,使得新疆地区和西亚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容易。
修路的任务分别由巴基斯坦“陆军工兵部队”和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这也是两国当年的头号工程。为加快工程进度,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捐赠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的实物,包括筑路器械、零件、工具,以及巴方1500名筑路工人3年生活所需的清油、大米、调味品、衣服、被子、药品、医疗器械等。
修建的难度极高
1966年春天,代号“1601”的绝密工程在中巴边境悄悄开展。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遵照协议,中巴两方将从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出发,朝着各自的起点城市一起修路,中国起点在喀什,公路全长415公里,巴基斯坦起点在塔科特,公路全长809公里。
可要在喀喇昆仑地区修路,其难度非常大。
在修路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多次派出专家进山考察,专家们都对考察结果表示惊叹:“这些群山每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剩下的半年里也自然灾害频发,雪崩、滑坡、塌方非常常见,修路的难度是建国以来前所未见的。”
喀喇昆仑山脉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因此,这里也就成了世界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游者们瞩目的地方。除了喀喇昆仑山脉外,这条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弓形波”系的四大山脉。沿途屹立着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以及100多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属于地震高烈度区,它们中间很多至今都没有名字。还有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也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全世界除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直到现在,夏季的山体滑坡、冬季的冰雪低温等还在持续不断地侵蚀破坏着这条公路。鉴于这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地质条件,要想在这里建设公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路工人都是用绳子拴住腰,吊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用钢钎大锤打眼放炮。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曾任喀喇昆仑公路筑路指挥部行政办公室主任、机关协理员,负责筑路工人的后勤物资供应、安全事故处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魏友凯回忆道,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工人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特别是高原反应的严重不适。在许多施工段,筑路工人都是用绳子拴住腰,吊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用钢钎大锤打眼放炮,在半山腰开凿出一条凹槽式的公路。悬崖下面是咆哮的峡谷河流,看了令人头晕目眩。
1969年7月16日,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突然袭击了正在紧急施工的中巴公路。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由于交通不便,蔬菜无法运上去,筑路工人长年吃不上青菜,一年四季只能吃罐头,偶尔带上去一些新鲜蔬菜,大家都开心得像过年。高原空气稀薄,沸点底,必须用高压锅才能把饭做熟。无论春夏秋冬,筑路工人都住在帐篷里。夏季平均气温在40℃以上,而且蚊子多,毒性大。无论白天多热,每个人都要用白色纱布把头和脸蒙住,以防蚊虫叮咬。夏季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辐射灼伤了筑路工人的脸和胳膊。夜晚闷热难耐,无法入睡,工人们就想方设法用冰凉的河水喷洒帐篷顶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他们穿的棉衣破烂不堪,鞋底都磨破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也没人叫苦喊累。
筑路期间,700多名建设者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中巴公路是世界近现代十七项代价最昂贵的建设工程之一。据相关统计数字表明,整条公路上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多个,共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
1966年到1978年期间,先后有22000余名中国筑路先辈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的崇山峻岭中,依靠肩扛手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喀喇昆仑精神”,打通了这条连接中巴两国的交通要道。在十余年的修筑过程中,中巴双方共有700余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88名中国建设者永远留在了巴基斯坦的土地上。
经过12年的努力,中巴公路终于在1978年竣工。
巴基斯坦老人守护中国烈士陵园
为缅怀筑路英雄的丰功伟绩,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市修建了一座中国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88位烈士的遗骨。
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自公路1978年建成起,阿里·艾哈迈德就自愿在这里守护陵墓。
阿里·艾哈迈德。图源:CCTV4-中文国际《国家记忆》
一开始,陵园只有石头垒起来的围墙。他陆续开始和同伴在陵园内植树种草,并从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来浇灌陵园里的草木。如今,陵园里树立着800多棵苍松翠柏,为长眠在这里的烈士遮风避雨。
阿里·艾哈迈德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清扫烈士陵墓。寒冷的冬天,这里不会有积雪,缤纷的秋季,这里不会有落叶。他要让烈士们安息的地方一尘不染。同时,他还会为扫墓的人们讲述烈士们生前修筑中巴国际公路的故事。
老人说,“我不是在守墓,而是在守护一群睡觉的中国孩子。”对于阿里·艾哈迈德来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源于对中国建设者的感恩之情以及中巴人民之间最淳朴的友谊。
哪里有路,哪里就有养路人
在这条许多登山者和旅游者向往的中巴公路上,同时活跃着一支几百人的养路队伍。他们终年以路为家,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守护着这条路,确保公路畅通无阻……这其中,喀什公路管理局塔什库尔干分局养护站站长李小军便是代表之一。
对养路人来说,这条公路上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夏季,5月至10月,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冬季,10月至翌年3、4月,雪灾频发。
李小军(前)生前带领职工连夜抢险。摄影:王有文。图源:兵团零距离
1997年,李小军从喀拉库勒湖道班调到条件更艰苦的红其拉甫道班工作。这里海拔4300米,环境更加恶劣。做出的饭半生不熟。每隔半个多月,才能从400多公里外的喀什运来蔬菜。冬天,菜窖只能储藏土豆和大白菜。一台手摇发电机,到了冬季需要用开水浇、摇把子摇,折腾一两个小时才能启动发电。每天供电4个小时,这在当时的红其拉甫已属奢侈。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李小军和同事们整修路肩边坡、清理塌方从未退缩。公路养护中,烧沥青既辛苦又危险。当年,修补公路需要在大铁锅里烧化沥青后倒入砂石料,人工进行搅拌,然后人工装车,运到需要修补的路段,卸车,摊铺。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全靠人工一块块修补,轧实平整。
多年的高原工作,锻炼了李小军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也练就了他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2022年12月27日,再过4天就是2023年了,李小军在高原工作也将进入第三十三个年头。
这天和往常一样,他早早起床忙了一阵,就感到身体很不舒服。同事判断可能是他心脏出了问题,连忙打120叫救护车。医生赶到后全力抢救,却已无力回天。李小军的生命定格在了51岁。
中巴公路如此绵长,可李小军的生命却如此短暂。他不仅将青春献给了这条公路,更将生命与这条公路融为了一体。
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而又顽强延伸的中巴公路,正是两国肝胆相照的信义之交、休戚与共的患难之交的象征。就如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军政府原总统齐亚·哈克在竣工仪式上所说:“中国的现代筑路队帮助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实现了千年的梦想。中巴公路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建设者用汗水、鲜血和生命筑成的友谊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